除可被人類食用外,昆蟲還能代替大豆、玉米、谷物等糧食,充當牲畜魚禽和寵物飼料,比如養蝗蟲喂雞、喂魚等。另外,也有些制藥企業將昆蟲作為藥物原料,為醫學發展提供新契機。
但不管是用于人類食品還是牲畜飼料,目前條件下,要獲取數量龐大的昆蟲都不容易。由此,糧農組織在報告中呼吁全球企業關注昆蟲養殖業,“開啟一個新的產業鏈”。它同時呼吁各國“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將食品安全標準的范圍擴大至包括昆蟲和昆蟲制品,確保生產、加工和食品制備環節的衛生,提高消費者信心”。
不過報告承認,目前還有很多國家(以西歐為代表)的消費者心存顧慮,在心理和文化上無法接受將蟲子當作食品,“這是推廣食用昆蟲的最大障礙”。報告要求食品行業采取行動,改變消費者的這種觀念。對此,王冬建議可將昆蟲做些深加工,比如改變蟲子的外貌,讓它們看著不影響人的食欲,“相信會有更多人愿意嘗試食用”。在王冬看來,未來只要人們對蟲子的觀念有所轉變,這項產業的發展將非常有前景。
昆蟲食品受重視,主要是兼有營養與藥用雙重價值,有利于人體健康。因此,世界各地正盛行開發昆蟲食品。專家們指出,適時飼養開發昆蟲資源前景無限光明。昆蟲是再生資源,繁殖力強,飼養簡單易管理,飼養成本低,轉換率高,人工飼養投資少。如今,在山東省曹縣位灣鎮王澤鋪劉莊村出現了很多專門從事養殖昆蟲的專業戶。這個村家家養昆蟲,戶戶增效益,村民劉天龍去年養殖蒼蠅、九香蟲、龍虱、土元、龍虱、蜈蚣、水蛭等一年收入100多萬元。
隨著傳統養殖觀念的轉型,適度發展昆蟲產業,利潤巨大。